通识学院举办“中国文化概论——川美大讲坛”第三十一讲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 16:36 作者:宋慧羚 浏览:

3月19日晚,通识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余开亮教授为全校师生带来“中国文化概论——川美大讲坛”第三十一讲:北宋山水画的审美体验与中国美学精神。讲座采取超星在线学习的方式进行,近一千名师生参与了课程的在线学习。

本期主讲人余开亮讲授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美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美学会理事。著有《六朝园林美学》《艺术哲学导论》《先秦儒道心性论美学》《郭象〈庄子注〉与魏晋美学思潮》等多部学术著作。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美学,特别致力于从哲学层面来探寻中国传统士人的生命审美体验与艺术创赏经验。

余开亮教授先介绍了北宋理学“万物一体”的审美境界论和审美方法论,再以北宋山水画“如真”的典型审美风格来讨论北宋山水画的审美精神:山水画不仅作为审美对象,更是参与共存式的生命审美体验的表达。北宋山水画通过“三远”式的绘画空间的展开,实际上展开的是“道图”和文人的诗性身心空间。最后余开亮教授指出,北宋山水画的隐逸精神不是只停留于个体精神的自由,还具有伦理政治的维度。北宋文人在山水隐逸之间,生发出了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积极参与互动提问,讨论氛围浓厚。余开亮教授不仅阐述了北宋山水画的审美体验,更让人从山水画的美学精神中体验到了艺术安顿性灵和引人向上的生命维度。

“中国文化概论——川美大讲坛”是由通识学院开设的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通识必修课程。课程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共设置“文化理论综论”与“艺术专题演绎”两大板块,每个学期交替进行。本课程旨在丰富同学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了解,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凸显通识博雅的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