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1-24 作者:新华社 来源:新华社 浏览量:
本报道链接:http://www.cq.xinhuanet.com/xhwcqft/20201027.htm
今年是四川美术学院建校八十周年。近日,新华网专访了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的著名油画艺术家庞茂琨,聆听他分享学院创作谱系与艺术追求的延绵发展,探讨关于“艺术与时代”的命题。
精彩观点
“发展中的现实主义”是追溯川美艺术追求的重要线索
就川美的创作谱系与艺术追求来说,一条重要的线索,体现为现实主义艺术观念的绵延与发展。现实主义虽然始于欧洲,但实践证明其在中国展现出极强的特色和生命力。我们认为,现实主义艺术的内涵在于扎根时代、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强调艺术的时代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比如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就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典型代表,反映当时生活当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情节、典型环境,在当时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川美也是坚持了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传统。以罗中立为代表的《父亲》,以及大量的乡土、伤痕题材,实际上都是对一个时代、对社会普遍关注问题的审视和思考。川美的创作具有人民性,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懂、都能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川美的艺术家们把周遭的生活感受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他们的作品体现着每个时代的心声和精神面貌,并不断与时俱进。
“创作带动教学”产生有力量、有内涵的作品
在80年的创作历程中,川美一直是中国艺术创作版图中的重镇,各个时期均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与代表性的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川美在创作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与长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长期致力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推动的“创作带动教学”理念,到1980年代被老院长叶毓山先生更加发扬光大。1982年3月,由原文化部委托四川美术学院召开“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创作教学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推广了这个理念,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川美强调学生在创作中学习,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提炼创作。这个传统驱使着一代代川美人不断升华自己的艺术语言,生产出有力量、有精神内涵的作品。
艺术与时代同频共振非常重要
我们认为,艺术家的创作一定是在时代发展之下展开的。在川美,每一代人对现实主义都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改革开放后,它就外化成艺术语言及表达形式上的个性化、多元化。但一以贯之的依然是扎根时代、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正是得益于这种“变”与“不变”的交融,最近20多年来,川美涌现出许多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他们善于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为创作赋予思想性、生命力。艺术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一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