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七感 · 海丝”广州越秀·亚洲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成果展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设计大楼顺利开展。此次工作坊为期6日,共有国内外9所高校师生代表近百人参与,工作坊期间实地考察多次,举办讲座论坛10余场。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应邀参与此次国际工作坊,由康雪老师带队,徐琳、王子萱、王成宇、孙天爱、方相瑜5名同学代表川美学生参加此次国际学术交流。
(“七感 · 海丝”广州越秀·亚洲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开幕式合影)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师生代表)
工作坊简介
由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携手亚洲多所高校共同举办的第八届亚洲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了七届,见证了亚洲城市设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该工作坊不仅是一个针对当下亚洲大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所开展的学术交流平台,亚洲大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更是一个促进亚洲各国学生互动与交流的桥梁。
本届亚洲工作坊由广州美术学院和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国际交流处、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国立高等建筑学院、印度KRVIA建筑学院、越南河内工程大学建筑学院、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建筑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建筑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联合承办,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联盟和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协会作为协办机构。
工作坊特别关注感官体验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将七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平衡)和本体觉(身体意识)融入我们的研究方法。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区域,从而为保护和活化这些区域做出更有创造性的探索。
此外,本届工作坊特别选择了广州市越秀区的光塔街区和六榕街区(海丝社区)作为研究样本地,这里汇聚了超过26处历史和文化遗产地,将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围绕艺术与策略、可持续技术、社会与日常、保护与活化、视觉与传播五个方面分组展开研究讨论。
川美师生工作坊期间工作分享
(主题学术分享海报)
工作坊期间,我院康雪老师以《艺术介入——让剩余空间成为有意义的场所》为题进行了学术分享。她在讲座中以阿尔多·凡·艾克在阿姆斯特丹的诸百个儿童游乐场设计为例,探讨城市剩余空间的公共性与社会意义,并且分享了全球范围内艺术介入剩余空间的多样化实践,深入探讨艺术如何有效地改变城市中的剩余空间。结合四川美术学院的诸多艺术营城与公共设计项目,展示了艺术与设计在城市空间重塑中的巨大潜力。
(康雪主题学术分享)
建环学院5位同学代表分别加入艺术与策略、可持续技术、社会与日常、保护与活化4个研究小组,随工作坊团队深入广州市越秀区的光塔街区和六榕街区实地调研、开展研究讨论与设计工作。工作坊期间,我院学生代表获得国内外高校师生的高度赞许,并且缔结了美好的友谊。
川美师生工作坊期间工作掠影
(工作坊闭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