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毕业设计的实践创新,加强跨校合作交流,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由黄耘院长、郭辉副书记和党田老师带领19名毕业生积极参与2025成渝七校建筑类专业联合毕业设计。
本次联合毕业设计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主办,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七所高校及相关企业参与其中,共同研究工业遗存保护与现代校园功能创新的议题。
开题会顺利召开,郭辉老师介绍联合毕业设计选题概况
本次联合毕设选题——“三线历史与校园现代融合——重庆128工业遗存城市更新”
2月25日,建环学院组织参与毕业生召开开题会,标志着本次毕业设计正式启动。会上,郭辉书记详细介绍了联合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课题背景及研究方向,并强调跨校合作的创新意义。本次选题以重庆128工业遗存的城市更新为研究对象,探索三线工业遗产在现代校园环境中的融合路径,旨在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并通过创新设计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01走进场地,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背景,掌握真实场地信息,3月3日,由党田老师带队,带领调研组织学生前往重庆科技学院,对128工业遗存及周边环境进行现场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师生团队深入走访基地,从空间布局、环境特征、建筑风貌、交通组织等多方面展开考察,并通过测绘、拍摄、记录、访谈等方式收集关键信息。通过现场调研,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工业遗存与当代校园空间的融合现状,为后续毕业设计方案提供真实依据。
02数字点云技术融入教学,助力毕业设计
本次调研过程中,建环学院积极推进数字技术融入教学,运用数字点云扫描技术对基地建筑及周边环境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生成三维数字模型。不仅提高了调研数据的精准度和完整度,也为毕业设计的场地分析、空间复原和方案模拟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数字化教学探索的一部分,建环学院建立数字点云数据库,积累和整合典型建筑与场地数据,为后续课程教学和研究提供高精度的数字资源。学生们可以借助点云数据直观分析建筑空间关系、历史遗存构造及场地特征,从而更科学地制定城市更新策略,推动毕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创新性。
成渝七校建筑类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不仅是一次跨校合作的教学创新实践,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与实践平台。通过不同院校的资源共享与互动合作,学生们得以拓宽视野,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并在真实的城市更新课题中探索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设计路径。
期待建环学院的学子们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发挥创意,融合历史与现代,展现专业素养,为未来城乡建设与遗产保护贡献更多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