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光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第12讲 《夜景观塑造及其功能价值》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9日 12:49 作者:蓝振宇 浏览: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光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第12

《夜景观塑造及其功能价值》

 

719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光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第十二次课程在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坦克库进行。本次课程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王立雄主讲。授课内容从城市照明的基础概念、建设模式和新技术几个方面出发,对城市照明行业的发展、塑造与规划进行阐释,倡导从设计的角度处理城市、人、规划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并从“区域界定、空间定位、方向引导”三个层面分析了夜景照明的功能价值。


对于夜景观塑造,王教授以“青岛上合峰会”和“杭州G20峰会”为例,提到设计要注重绿色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要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资源的耗费,更要以城市建设、市民愉悦为夜景照明的主要驱动力,方可推动城市新区建设,形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照明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王教授强调,优秀的设计师只有充分关注、了解并掌握城市建设的相关知识,才能做出优秀的设计。同时,王教授详细讲解了许多荣获中照照明工程一等奖的优秀案例,为学员们带来了生动而深入的阐释。其中,“上海市北外滩白玉兰广场”所呈现的建筑载体之美,将建筑外观本身的峻峭、清秀之美达到淋漓尽致,又从中通过转角来表现建筑的体量,再用退晕的用光法则将强弱光进行了双重对比,使其在黑夜中尽显灯塔之美。

对于城市设计,王教授将它定义为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他强调到,设计时要注重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住的社会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兼顾功能分区、对外交通、建筑动线和功能、景观与艺术空间几个方面。他以著名的“东京—天本木”城市设计为例,做出了精彩的分析。关于夜景照明建设,要注重其发展目标与功能照明的规划,更要配合城市夜间公众活动,做到“以人为本”,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性与实用性。

王教授主张借鉴园林造景理论,创造特色的夜景观。围绕“还原载体固有特质、展示载体空间氛围、传递载体文脉传承”的设计理念,力行打造景色优美,充分考虑市民感受的城市照明设计。对于夜景照明的再创作,王教授分析了“内蒙古科技馆和演艺中心”、“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等优秀案例。由此,他倡导要深入研究载体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出具有更高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夜景照明设计。王教授以思想家布莱兹·帕斯卡的名言作为结束语:“人类的全部力量在于思想,思想和知识互动共同组成文化素养,创造力便在这种互动中产生和释放。”

课后,王教授与学员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鼓励学员们开拓思维,拓展新方法,迎合新趋势,完成属于自己的、有思想的、有生命的、创新独特的优秀作品。学员们也纷纷表示,学习此次课程后收获颇丰。

 


                                                                   文:张建颖、樊欢

图:郑雯俊、吕嘉馨